“三江六岸”怎样建更有品质?5名知名专家学者这样支招....

搜狐焦点东莞站 2021-03-15 08:08:0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9年以来,东莞市以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示范标杆为目标,全面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的发展蓝图。其中,三江六岸片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滨水空间,总规划面积约48.7平方公里,依托三条水系,跨越五个镇街,形成延绵70公里岸线的重要滨水

2019年以来,东莞市以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示范标杆为目标,全面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的发展蓝图。其中,三江六岸片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滨水空间,总规划面积约48.7平方公里,依托三条水系,跨越五个镇街,形成延绵70公里岸线的重要滨水空间。

近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了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广州、深圳、上海的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领域的五位知名专家、学者对专题研究成果进行评议审定,把脉支招。

三江六岸片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水岸景观、成熟的建设基础、丰富的文保资源、独特的工业遗迹、特色的街区村落,正在全力打造高品质滨水复合功能区。伴随着众多的发展实践和详实的摸底调查,在片区综合交通方面,三江六岸片区交通框架虽已初步成型,但仍存在如下现实问题:

“路网存断点”:骨干路网的断点导致局部交通绕行与拥堵

“水岸欠可达”:沿江道路过强的机动车功能阻隔滨水与腹地间的联系

“出行不舒适”:公交乘坐体验不佳,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大量路内停车降低通行秩序与品质

“特色不突出”:交通系统缺乏滨水与文化特色的体现,公众吸引力有待提高。

因此,三江六岸片区亟需更加畅通可达、更具品质特色的综合交通系统,为三江六岸片区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滨水地区人气聚集。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于2020年初启动了《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经过一年有余的专题研究过程和多轮成果汇报会及高水平专家咨询会审议,目前已进入终期成果审议阶段。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提出打造“畅通三江”“可达水岸”“品质出行”“特色游径”四大目标,倡导从“小汽车友好”向“慢行+公交友好”转型、从“倚重小汽车”向出行结构“轨道公交先行”转型的理念,整合道路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水上交通五大出行系统,统筹三江六岸片区空间发展蓝图与历史文化保护需求,结合近期开发建设诉求,形成一套易操作、可落地的近期实施项目库,以指导后续交通项目实施,着力推动交通设施扩容及品质提升,引导三江六岸片区绿色化、品质化、特色化出行。

评审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设计团队的详细汇报,审阅了研究成果。经过充分审阅评议,认为本次研究目标清晰,内容详实,提出的近期建设项目库对于支撑三江六岸片区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出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达到了任务书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通过评审。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景国胜

景国胜充分肯定了专题意义与成果科学性,并提出如下建议:在成果法定化方面,建议进一步开展系列设计导则,通过对规划管控要素的传导,将空间、交通、历史三大专题研究成果固化,建议将公交、停车等设施纳入控规图则,有效传导实施;在项目研判方面,建议结合交通需求预测及实际建设条件,科学研判桥隧形式与等级,并在详细设计中灵活设置匝道通道,提高两岸缝合程度与各区段联系程度;在时序计划方面,建议统筹考虑交通建设项目与周边片区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实施情况,综合开展经济测算,合理选择实施模式及安排进度计划,避免低效投资。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通处一级调研员,教授级高工 贺崇明

贺崇明认为该项专题研究成果扎实,思路清晰,建议从管控和实操层面进一步强化,一是整合规范道路断面形式与红线宽度,避免道路断面形式零散化;二是建议统筹考虑城市更新单元与过江通道和人行桥等建设项目,结合城市更新实施,有效解决建设用地紧张,适度分担建设资金负担;三是谨慎对待新型公交发展,借鉴当下先进交通理念与技术,进一步开展新型公交选线及布局研究工作,并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及重点项目打造新型公交示范段。

荷兰凯谛思集团执行董事 倪桂明

倪桂明认为该项目对现阶段的规划建设必要性较强,专题研究成果较为充实,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以问题、目标为导向,进一步强化量化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开展交通需求预测,明确未来交通发展目标;二是开展三江六岸交通设计导则。强化要素管控与建设指引,将研究成果中的好理念、好方案、好计划有效传导到后续实施工作阶段;三是将先进规划理念有效传导到后续实施阶段,通过开展交通详细设计予以落实。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专职总工程师 段进宇

段进宇认为东莞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制造名城,应进一步加强现代生态都市建设。他建议,一是先行开展交通详细规划,准确校核交通供需关系,并与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开发导向紧密结合;二是把握全域各片区、各段落的本底特征及发展条件。针对四个维度—南岸、北岸、西段、东段开展综合研究分析,科学研判交通发展定位及模式;三是建议细化交通分析与规划管控的颗粒度。识别重要交通发生节点,合理投放配置相关资源,引导资源向战略节点集聚,从而以点穿线,连线成面,让交通系统、生态空间、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互相支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所所长 张晓明

张晓明充分肯定了现阶段研究成果,建议进一步加强专题的体系性、目标性和导向性,一是综合分析每个区段空间的人口、产业、资源、建设等情况,针对性提出交通发展策略与实施项目,及与城市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交通解决方案;二是围绕重点片区、重点空间及亮点项目等开展交通详细设计,强化重要轴线、路径,形成“目标明确、导向清晰、特色突出”的项目库,逐年推动实施,实现交通与空间双赢的良好局面;三是尽快启动跨东江慢行桥梁项目建设,以缝合两岸,凸显特色,发挥水资源优势。

下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将会同设计团队认真梳理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尽快完善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专题研究,以形成专题研究最终成果,作为三江六岸片区交通发展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有效指导三江六岸片区的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来源:东莞自然资源

责任编辑:陈楚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