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高级湾区 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路径

搜狐焦点东莞站 2019-12-23 07:59: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12月1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12月1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以十一章、合计2.7万字的篇幅,为粤港澳这一我国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未来谋篇布局。首届论坛聚焦当前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湾区创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重磅发布了《东京湾得失录——湾区实践十大启示》,对标高级湾区,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路径。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出席论坛时,开门见山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为了解决传统的GDP增长问题,使命要放到全球和大的发展格局上来评估。目前全球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在减弱,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要促进技术的进步。大湾区能不能为中国技术进步、产业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目前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还有很大的空间。”

战略意义重大

港澳可担当内地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长期以来,香港是与纽约、伦敦齐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亚洲较大的财富管理中心,以及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香港更是内地较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同时,香港还是国际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我们知道随着中国实力逐步增强,需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中国权益,提供中国建议。而香港、澳门已对国际惯例和规则长期磨合和适应,可担当内地和世界的重要桥梁。”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创会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出席论坛的致辞中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以占全国土地和人口分别不足1%和5%的比例,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其具备打造国际级湾区和高级城市群的基础,也将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一处重要枢纽。蔡冠深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在“一国两制”方针下的实践创新,不仅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经济引擎,也将成为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先行示范区域,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生产要素流通

香港迎来更广阔市场和业务空间

自从《规划纲要》公布以来,先后出台了24项政策措施,以进一步便利香港居民到大湾区发展,就业和居住,并加强大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便捷流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中央同意探索建立双向理财通机制,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业务的空间给两地,为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开拓新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地的金融合作。他认为,香港有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还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大量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内地的保险公司提供平台发行证券,提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聂德权表示,除了促进生产要素流通之外,还有巩固、提升香港的产业传统优势方面的政策,以及便利香港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措施,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例如给予保险监督、监管的优待政策。

国际科创中心

“双轮驱动”大湾区产业升级

科创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大的基因,《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先进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高级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批新兴技术的崛起正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出可谓“时也,势也”。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大湾区以打造广深港和广珠澳创新走廊以及河套-横琴两点为框架,逐步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工作。无论是南沙拔地而起的华南理工校区,还是罗湖区熙熙攘攘的科创人才市场,都是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世界工厂正在稳步升级为新硅谷和世界先进制造业中心,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前景无限广阔。

“未来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发展,应坚持两大方向,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对外开放。”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论坛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双轮驱动”大湾区产业升级。他指出,纵观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均不同程度形成了以科技产业为重要支柱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湾区软实力的关键,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应更大程度发挥引领作用。

此外,郭莽认为,大湾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一定要向开放要动力。当前,中国正加快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大湾区应继续承担对接全球的重要窗口和支点的作用,持续完善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联动格局。通过吸引外资、借鉴国际技术及管理经验、放宽市场准入,倒逼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通过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焦点

《东京湾得失录——

湾区实践十大启示》报告发布

回顾工业时代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世界三大湾区——东京湾、旧金山湾、纽约湾成为世界经济版图的亮点,湾区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驱动者。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也正进入实践阶段,湾区建设需要更多的国际经验。

论坛上,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了“对标高级湾区”实地考察系列之东京湾调研《东京湾得失录——湾区实践十大启示》报告,以期能够从对东京湾的调研以及深度分析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寻得启示,将东京湾的发展经验融入贯通至粤港澳大湾区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总裁戴璞对报告内容作了介绍,东京湾不仅仅是技术的汇集,更是从研发到生产等各个环节都部署于此,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新,被大规模的市场所驱动,还有工业级和B2B市场的驱动。“东京湾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形成了自己的市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学习借鉴的一个点。”

“东京湾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就是去聚集化(去中心化)。也就是说,资源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有效部署,形成了高效的集群。”戴璞还进一步对报告内容作了分享,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在东京湾地区有6个口岸,彼此间高度协调,更像是一个统一的港口,六大港口各有所长。互联交通性也是很重要的,东京湾区可以以一个城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个可靠的、宜居的、统一的城市。有80%居住在东京湾地区的人使用公共交通的方法和走路的方法通勤,这和全球其他城市很不一样,即便是在一些北欧城市,这一比例可能也仅是40%-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