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厚街20家农贸市场“靓丽蜕变”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编者按: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三年来,厚街镇高位推动、全域发力,以头号工程力度攻坚突破,从产业升级到绿美生态,从路网焕新到民生提质,从教育扩容到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即日起,厚街融媒策划推出“百千万工程·厚街答卷”系列报道,采编团队深入一线,用脚步链接新闻现场,用镜头聚焦奋进足迹,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立体呈现三年来厚街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清晨的虹桥市场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清爽的蔬果、新鲜的蛋肉、生猛的海鲜琳琅满目,统一的摊位、明亮的灯光、洁净的地面,让人恍若置身超市……
这是厚街镇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程后,市民日常买菜的一个寻常场景。近年来,厚街镇紧紧围绕省、市“百千万工程”部署,全力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镇已有包括涌口、桥头、虹桥、双岗、溪头等在内的20家农贸市场完成“蝶变”,市民的“菜篮子”正拎得越来越舒心、安心。
从“脏乱堵”到“净齐畅”
硬件升级夯实购物新体验
“以前市场比较旧,地面常湿滑,通风也不好。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干净、亮堂、分区清楚,逛起来心情都舒畅了!”正在涌口市场选购蔬菜的蔡先生笑着对小编说,如今的买菜体验堪比逛超市。
蔡先生的感受是厚街镇农贸市场品质提升成效的生动缩影。过去,规划落后、设施陈旧、排水排污不畅、停车难等问题困扰着许多老牌市场。为此,厚街镇在2021年制定了《厚街镇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设立专项改造资金,将补贴标准提高至50%,并建立镇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以“一场一策”方式精准施治。
走进涌口农贸市场,功能分区科学合理,购物通道宽敞通畅。据介绍,改造重点解决了排水排污、通风、消防、停车位等一系列治理难点。桥头市场则创新性地将批发与零售独立分区,零售区按超市型标准打造,提升了购物舒适度。新塘市场对内部菜摊、招牌、灯光、排水进行了全面优化。溪头农贸市场则对内外硬件进行了系统性升级。硬件基础的夯实,为市场“颜值”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慧赋能与链条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品质提升,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内涵的升华。智慧化监管与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成为厚街农贸市场升级的一大亮点。
在涌口农贸市场,独立的检测室和智能信息公示系统是实现智慧监管的“双翼”。“我们实现了检测数据实时更新、商品信息全程可溯,年农产品检测量超1万批次。”涌口农贸市场副场长朱记国表示。同样,桥头市场也依托食品安全检测室与智能安防系统,构建了“从田间到摊位”的全链条监管模式。据悉,这两家市场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均稳定在97%以上。

虹桥市场也为每个摊位设置了信息公示屏,亮证经营、信用评价、检测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配备食品安全检测室,公示商户信息,既为我们提供了干净舒适的营商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安心购物的保障。”虹桥市场场长黎文杰坦言,这种透明化的管理,赢得了商户和消费者的双重认可。

管理长效与服务贴心
“烟火气”中增添“文明风”
市场品质提升,难在改造,更重在长效管理。厚街镇深谙此理,制定了全市首个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围绕设施、管理、交易、卫生、周边等5方面23项指标,实行月度考核通报,建立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
“三分靠改造,七分靠管理。”厚街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月度考核,已累计督促整改问题近700个,问题数量月均下降10%,有效巩固了改造成效。”
与此同时,市场周边环境的整治也同步推进。厚街镇建立“日报告、突发随时通报、不定期督查”机制,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累计检查周边商铺及摊位8500家次,整改问题约3800个,有力推动了市场周边环境的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在提升管理硬实力的同时,服务的软实力也未落下。多个市场完善了母婴室、无障碍通道、共享推车等便民设施。虹桥市场新增了花园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痛点。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让传统的市集在保留浓郁“烟火气”的同时,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文明。
居民满意商户受益
“小市场”托起“大民生”
市场的蜕变,最终要由群众检验。
“改造后,生意比以前更旺了,每天要卖几头猪的肉,好多叔叔阿姨一早就过来买。”在虹桥市场经营肉摊五六年的欧阳大姐喜笑颜开。拿下海鲜区“C位”的吴先生则表示,正是看中了厚街的市场环境和消费潜力,“生猛”的海鲜产品吸引了一批年轻消费群体。“我来虹桥市场买了好多年的菜了,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菜品依旧新鲜,停车也很方便。”市民李女士说。

厚街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厚街将在完成全部市场改造的基础上,支持各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创新理念,从布局、产业、管理、体验、文化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市场向“规范化、智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打造“一场一品牌”,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稳当、更幸福,助力厚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硬件升级到智慧监管,从长效管理到人性服务,厚街镇这20家农贸市场的“靓丽蜕变”,不仅擦亮了城市形象的窗口,更稳稳地托起了百姓日常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奏响了一曲生动的民生改善乐章。
记者手记:
在菜市场的“烟火气”中触摸城市温度
走进完成升级改造后的厚街各个农贸市场,最直观的感受是“舒心”。地面干净了,异味消失了,布局清晰了,曾经那个略显杂乱却充满生命力的空间,变得既保留了传统的热闹,又增添了现代的秩序。
“菜篮子”虽小,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福祉。市场环境的改善,直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这20家市场的蜕变,是厚街镇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民生关切的生动写照。它让我们看到,城市的发展不仅在于宏大的地标和产业,更在于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当传统的菜市场变得整洁、智慧、充满温情,它便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场所,而是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精度的重要标尺,成为市民感受城市温度、安放生活情怀的温暖空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