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说变化|黄江袁屋围村:巷子升级了,舒服又便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民生工程,基础优先;规划先行,贴近实际;相对集中,逐层推进;文化引领,突出亮点;质量导向,群众满意。
2021年以来,黄江高效推动8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竣工或投入使用。放眼黄江大地,乡村蝶变的新画卷正在快速铺开,一批网红打卡景点相继涌现,全镇人居环境正由“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
民生项目好不好?乡村建设美不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即日起,我们特开设“乡村换新颜 百姓说变化”栏目,让当地老百姓谈谈他们生活变化的故事。
沿着公常路走进黄江镇袁屋围村,迎面可见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平整舒适的柏油路以及古香古色的统一招牌,让袁屋围看起来更具魅力。2022年,袁屋围村已累计在2个项目乡村振兴中投入2663万元,针对袁屋围村道路进行综合环境提升和后巷改造整治。
一村一落皆是景,乡村环境美如画。现在的袁屋围村在经历一年时间的摸索,利用“三线”整治为切入口,合理利用辖区内各背街小巷等空间资源,进行重新整治改造,将其设计为可供电动车停放、充电的“小巷子”,方便居民停车、充电。
“我们充分利用居民房之间的‘小巷子’,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后,目前可容下近3000辆电动车。”袁屋围村党支部书记袁海华介绍,“小巷子”从墙面到地砖,里里外外都做了重新装修与布局。其中,对“三线”、消防装置、监控设备、充电装置的重新布局,有效解决了群众使用电动车的系列问题。
“以前巷子里的电线乱拉乱搭,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整齐划一。电动车也能停到巷子里,充电也很方便,大家都非常自觉。”袁屋围村居民袁先生表示。
“小巷子”的整治工作仅仅是袁屋围村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黄江高效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以来,袁屋围村将道路升级作为切入点,实施道路“白变黑”计划,改善周边群众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村内交通品质。
如今,在袁屋围村内,汽车、行人在宽敞的道路有序行驶,两旁的汽车整齐有序停放,不少村民表示“村庄大变样,舒适又便民!”
此外,袁屋围村对村内几条主干道,包括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路面进行沥青铺设及划定停车线,统一形象招牌,增加系统标识指示牌12处,并绘制党建文化彩绘墙。其中统一改造形象招牌3164平方米,自建房统一形象169栋。
随着农房形象的统一,村内商铺门面也利用青砖进行美化。同时,袁屋围村还将人行道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状台阶、路面等进行拆除及清理,通过水泥砂浆等铺平,铺砌上花岗岩石,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
“今年,我们计划把产业振兴也做起来,通过打造亮点打卡点,饮食街、休闲街等,为村民提供一些休闲消费的地方,同时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袁海华表示,接下来,袁屋围村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带动产业振兴,助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写意黄江
责任编辑:黎心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