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神秘的村庄 沉入水底半个世纪后重见天日!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庄”,这个客家古村沉入水底已经半个世纪了。
▲酷似“古战场”的“水底村庄”摄影:柯 坚
清溪“水底村庄”重见天日!
村庄沉入水底半个世纪!
在茅輋水库之下竟然还隐藏着一个秘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客家古村落遗址。
每逢枯水季节,东莞清溪茅輋水库都会因水位下降而出现一种奇特的景象:一边是一座70余米高的大坝耸立在两座山头之间,另一边则是浮出水面的“水底村庄”。
▲《古村落》(组照) 摄影:姚伟民
对于大多数的清溪人来说,大家知道的只是这里的山美、水美、风景美,而不知道的是,这里一直隐藏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客家古村落遗址。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这个古村落遗址不会经常“露面”。
因为她常年沉浸在水库之下,只有水库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被淹没的古村才会显现真容。
▲古村落墙基露出显现真容 图片来源:莞视界
顺着水库边,从山坡下走进这片“水底村庄”。由于长时间处于水底,通往村庄的路已多为淤泥,沿途走来,只有踩着石头前行。
▲刚刚出水的遗址
▲炮楼遗址
“原茅輋村由上围、下围、河背、山镜下四个自然村构成,现都被埋入水下,每年枯水季节,便有上围与河背露出水面。”带路的老者一边指路,一边介绍着“水底村庄”的历史。
▲过去这里是一块宝地摄影:杨石彪
早在公元1370年,茅輋村就有人居住,“过去这里有两条小河从村落间流过,依山傍水,水美田肥,草木茂盛,兴旺时期有上千人在这里居住。”老者说道。
▲古村落炮楼
晒谷场、围墙等保存完整。
由于长时间的水下浸泡,这里只剩下了一堵堵残垣断壁,以及破碎的瓦砾。在浅浅的水下依然可见不少房屋的基座,大部分客家风格的宅墙已经浮出水面,主体部分基本坍塌,但也有些房屋墙壁窗户尚存,远处一看,是灰蒙蒙一片废墟。如战后遗址,透着苍凉和寂寞。
▲满地碎石
▲古村落遗址
▲坍塌了一般的墙基
从露出水面的遗址可以看出,老人所言不虚,虽然已是残檐断壁,但池塘、晒谷场、围墙等建筑仍保存得较为完整,足以清晰地还原当时的生活环境。
▲古村落遗址墙基 图片来源:莞视界
夯土的墙壁,经过数十年的浸泡,依然矗立不倒,坚如磐石,见证着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这些房屋是用沙石石灰夯实而成,有的夯墙时还要加入一些粗糖和糯米汤,所以非常坚固。
▲茅輋村原是清溪最早的村落之一摄影:杨石彪
这里是客家人刚进入东莞的落脚处,上世纪50年代修建水库,从此淹没于水下。
“你看,这个就是过去房屋的基柱,那里是一个用鹅卵石砌成的晒谷场。”老人说,这些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那时客家人刚进入东莞,就选择这些偏远的地方落脚。”
据镇志记载:茅輋水库库址所在地茅輋村原是清溪最早的村落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大兴水利的时候,这个村落被规划建成茅輋水库,从此,承载了600多年历史的茅輋村,就淹没于水下了。
▲另一番风景如同一幅山水画摄影:杨石彪
曾经是他们的故乡,有稻田,有旱地,有人家。
“1958年之前,我还曾居住在这里,那时我才21岁。”引路的老人如今已年过七旬,但他仍清楚地记得过去生活的那个地方。
▲古村落房屋主体结构
▲古村落瓷碗碎片
▲瓷碗碎片上印有吉字字样
“那时的生活很艰苦。”老人说,当时大约有500多亩的稻田面积,600多亩的旱地面积,居住着温、林、蓝、刘等多个姓氏的300多人。建水库后,大家就搬迁到大利村建立新村,故名叫茅輋新村。
在水下沉浸了半个世纪的古村落,虽剩残垣断壁,但房屋基座还清晰可见。据介绍,这些建筑墙体的主要材料是砂石、鹅卵石、石灰、粗糖等这几种材料混合使用筑成的,其牢固程度并不比水泥的效果差,这也就是墙体能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落日余晖中,远山静默近水无声,这座村落也如一沉默的老人,见证着清溪的发展变迁。
▲神秘的茅輋村遗址
站在库区的大坝上,不难想象水库建成之前,那一派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的田园景象。此时此刻,虽然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已然不再,但另一番风景正如一幅山水画般,呈现在世人眼前。
▲水中遗址
“水底村庄”重现眼前,不少网友都感到十分震惊,想不到东莞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神秘村庄,纷纷表示:“太神奇了!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强大啊!”
来源:莞视界、最美清溪、清溪在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