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蜕变|从松山湖之变,看看威远岛的明天!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20年来
松山湖发展日新月异
一栋栋楼宇高起,错落有致
一条条宽敞道路,四通八达
一处处景观,美丽如画
松山湖从一片无人知晓的荔枝林地
华丽变身为如今
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造力的
现代化创新城市
△最初的松山湖
△如今的松山湖
2001年松山湖成立,
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多年发展有目共睹,
吸引了华为等一大波高新企业。
然而,松山湖的崛起,也经历了园区生活配套相对匮乏、路网不完善的时期。
要想吸引企业和留住更多高层次人才,松山湖必须先完善周边配套及交通路网。于是一场配套升级大戏缓缓拉开帷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已经完成了包括公园绿化景观、道路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综合治理、商业配套设施升级在内的43项工作,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100亿元。
正是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华为、生益科技、易事特等一大批研发型、总部型项目及行业龙头相继进驻松山湖投产,撑起园区的产业和创新生态体系。
2018年,松山湖GDP高达630亿元,直接从东莞第六超越塘厦和长安,跃居全市第二。而2019年,松山湖GDP同比增速11%,增速全市排名排名前列。周边的茶山、寮步、大朗、大岭山、石龙、石排,都受到松山湖的辐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松山湖一步步完成自身蜕变,
变成一座集聚
创新资源的科技新城。
参照松山湖的发展历程,
再来看看我们的威远岛。
与周边相比,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趋于落后。正因如此,来岛上投资的企业也不多,岛上各村集体经济也缓慢起步。
如今,威远岛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无论从战略定位、区位优势,还是重大项目投入的力度,都可以看到威远岛腾飞指日可待!到底它的明天会怎么样?跟着小编一探究竟!
高规格的定位并上升至国家战略
滨海湾新区已经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将着力把滨海湾新区打造成重要战略级平台,成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重要引擎。
正是得益于这个前提条件,威远岛才迎来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才能够获得大的政策、引入大的投资、落地大的项目。
有着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威远岛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连接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毗邻香港、澳门。在珠江口的东岸,能够有如此优势和待开发的区域的,无人能出其右。
更重要的是,以滨海湾新区为核心的滨海湾片区,还包括了长安、虎门、厚街、沙田等经济重镇和东莞港,在片区统筹发展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下,威远岛的发展前景更加可期。
投入数百亿教育配套与交通建设加码
目前,威远岛土地整备已经进入快车道,岛上的建设蓝图也全面铺开。
投资5亿元在威远岛新建一所中学——镇远中学。学校将于今年年底开建,2022年6月份完成竣工验收,建成后可提供3000个公办学位。
镇远中学效果图
计划于2021年在威远岛开工建设的湾区大学,投资高达100亿元,将打造具有湾区性、开放性、国际性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学府。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相信会吸引不少高新科技产业落户投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威远岛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湾区大学效果图
打造威远岛森林公园,与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等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相协调,集聚绿色、人文、科技等高端要素资源。
森林公园效果图
为了更好地融入滨海湾新区建设,进一步打通威远岛路网,近期将有3条道路动工升级,分别是海战馆路北延线、内环岛路、虎门大道南延线,总投资预算超过8亿元。
1986年建成通车的威远大桥,将投资约4.36亿进行重建。新建的威远大桥设计双向8车道,计划2021年9月动工,2023年建成通车。
威远大桥效果图
高水平产业、高素质人口、高品质的设施必定给威远人带来高质量的生活与丰厚的回报。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既要政策、资金的支持,也要有土地资源的保障。只有通过土地整备释放土地资源,为威远岛未来新产业导入和城市建设腾出空间,才能迅速实现威远岛的美好蓝图。
所以,
威远岛的幸福未来,
需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来源:幸福威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