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放大招!力争突破500家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启动科创综合体项目,大力招引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力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2025年,厚街镇科技创新领域迎来“里程碑式”开局。3月中旬,随着由本土“小巨人”企业巨冈精工领衔的东莞市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厚街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蓝图上落下关键一子。这不仅标志着这座制造业重镇向“智造强镇”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更揭开了其以“科技创新变量”撬动产业质变的雄心——通过启动“双创综合体”“创新联合体”“中试+”三大科创载体,叠加科技工作市镇会商制度试点,厚街正试图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厚街力量。
创新联合体:
从“单兵突围”到“组团式作战”
走进巨冈精工的车间,一台台高精度数控机床正在调试,完成后立即发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企业。这家扎根厚街十余年的企业,凭借在高端数控装备领域的技术积淀,连续在细分市场高歌猛进,成为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标的”,并荣获2024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然而,巨冈精工董事长黄光景却坦言:“单靠一家企业的研发,难以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难题。”
这一痛点,正是市镇打造创新联合体的初衷。由巨冈精工牵头,联合中泰工业、宜安科技、乔锋智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这一覆盖“产学研用”全链条的联合体,首期即投入1.3亿元,剑指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模具与五轴数控机床的国产替代。据测算,项目将带动产业链新增产值2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集群。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卢亚表示:“创新联合体通过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产业链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创新联合体组建,有组织有目的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攻关,推动工业母机、模具与东莞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现东莞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联合体这个“打法”可以有效聚集优质创新资源和集中技术力量,将原本以个体为主的“点”创新转向以联合为主的“链”创新,推动创新链向产业链的全面赋能提升。
“双创综合体”+“中试+”:
剑指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如果说创新联合体瞄准的是技术攻关,那么厚街同步启动的“双创综合体”与“中试+”平台,则直指科技成果转化的两大瓶颈——初创项目孵化难与中试环节缺失,厚街正以科创平台筑基,打造创新高地。
“双创综合体”项目即“厚街创新创业社区”,以厚街镇创新大厦启动区,联动厚街镇厚山现代产业园低成本空间为发展区,扩展整合镇内相关产业园区为扩展区,形成“1+1+N”的科技创新基地。
厚山现代化产业园低成本产业空间项目效果图
“双创综合体”项目聚焦装备制造业赋能传统产业链的短板环节,以“产业科技项目”为抓手,引导龙头企业孵化培育产业链创新项目,大力招引高素质科创人才,建设龙头企业和“产业科技项目”带动的产业创新社区,打造创新项目孵化场、装备制造赋能传统产业战略集聚示范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试+”平台的破局意义。如果说双创综合体解决的是创新“从0到1”,那么“中试+”平台则瞄准“从1到100”的产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未经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仅30%,而经过中试的可提升至80%。有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建设一个专业中试车间需投入数千万元,中小企业往往望而却步。为此,厚街将推动相关高校与镇内具备升级为“中试+”功能环节的检测机构、工程中心、平台等主体合作完善组建“中试+”相关功能环节,为制造业企业的中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通过“中试+”平台的建设,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镇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正通过市镇会商和“中试+”项目渠道,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储能材料与器件重大科技转化基地、中节能东莞厚街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等一批项目落户厚街。
市镇会商机制:
一场科技赋能的“双向奔赴”
在厚街的科创棋局中,“科技工作市镇会商制度”堪称点睛之笔。这一科技工作全新机制,将市级科技资源与镇域产业需求深度绑定。
2025年,厚街镇与东莞市科技局共同敲定第一批“十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围绕“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旨主线,以强化厚街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核心,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构建市镇联动“小气候+大科技”的工作格局。
市镇会商机制将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和“有目标的成果转化”,面向厚街实际需求,强化科技工作的服务调度,市镇联动系统导入项目、人才、平台等优质科技资源,引领、推动厚街抢抓产业技术变革风口,优化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推进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创变量×产业常量:
助推有效高企突破500家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厚街创新驱动战略的成效:全镇高企数量增至494家,现有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市百强、瞪羚创新型企业48家,R&D投入总量稳居东莞第四……但厚街科创“蓝图”不止于此。在专家看来,通过市镇会商整合资源、三大载体打通链条,厚街将‘科创变量’嵌入产业常量,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生态赋能’的模式,正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025年,厚街将助推全镇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力争全年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以上,全镇企业研发投入超25亿元。坚持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升级一体化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健康、智能等先进技术攻关,通过标准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积极推广“厚才卡”制度,加强人才安居保障,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增强创新生态竞争力。
来源:厚街发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